原因1、生活環(huán)境的改變
在以前,不管是道路還是校園,更多的是土地,七八十年代我們上高中時操場還是土的,某211大學八十年代也是,藍球場是土地,足球場中間種點草,邊上跑道上撒點煤查(這樣不易起土,又防滑)運動會就這樣開展。千層底布鞋在這種環(huán)境還能經受住鞋底的摩擦,隨著生活的改變,水泥地成了主流,布鞋此時完全不耐磨了。
原因2、改革開放,文化引進
改革開放后,國門開了,各種舶來品進入中國,新東西當然更受歡迎,橡膠鞋、運動鞋穿上更有面兒上海的回力,后來是雙星,衣服是李寧牌,到現(xiàn)在的安德瑪?shù)鹊取?/p>
原因3、中式衣著變成非主流
現(xiàn)在市面上還是有非常Fashion的中式服裝的,例如花笙記、裂帛,但是畢竟不是主流,不主流自然就少見,畢竟要有強大的自信才能駕馭非主流的服飾,這也是千層底沒落的原因。
原因4、年齡段的匹配
主要穿千層底的人群,老年人居多,又叫“老頭鞋”,馬云也在穿,但他的身價穿什么都是balabala,那么年輕人穿這個就令人覺得顯老(也和款式有關)。
原因5、身份象征問題
雖然我個人對這個原因嗤之以鼻,但它確實是千層底布鞋衰落的原因之一。千百年來,千層底都是自然經濟中自給自足的情況下,自家做出來的,到了現(xiàn)代才出現(xiàn)大量的工業(yè)生產。這種情況,使得我國工業(yè)化的那一代人默契地產生這樣一種錯誤但主流的認知:千層底布鞋=農民=落后=貧窮=封建,皮鞋=城里人=時髦=有錢=現(xiàn)代。當然現(xiàn)在這種觀念慢慢也在消失,甚至反轉,西裝革履的打扮遍及三教九流,部分有錢人反而開始回歸。
原因6、越來越快的生活節(jié)奏
現(xiàn)在的生活節(jié)奏太快了,傳運動鞋跟傳千層底布鞋,一塊擠北京地鐵,誰勝誰負不用多想,日常生活中諸多不便,寬大的袖口,粗大的衣服,干活辦公都太不方便了。布鞋有時候不跟腳,尤其是圓口布鞋,方口布鞋好多了,不過遇到下雨天或道路濕滑就。。。而且布鞋不適合運動啊,底子太軟,走水泥路上也硌腳,這一點甚至不如皮鞋。不過室內穿比皮鞋爽太多,然而在家都穿拖鞋了。
還有一些其他原因,歡迎補充!
千層底布鞋專題:http://huagongsz.cn/qiancengdi/
(本文《為什么現(xiàn)在人們不喜歡穿千層底布鞋了?》由福連升鞋業(yè)原創(chuàng)、整理,轉載請注明!)